返回網站

選天使還是惡魔:自證預言的魔法

· 社會心理學,人際關係,心理學
broken image

文/鄭栢元

前陣子收到朋友小欸來訊對我訴說自己的委屈,他和一群朋友約好放假要一起去南部玩,小欸是主揪,於是他和朋友們在line上面創了群組用來討論行程。然而其中有一位朋友小逼因為沒有要和大家一起過夜,所以其他人就開其他對話框討論住宿問題,小逼知道以後很生氣,認為不被尊重,我朋友小欸連忙解釋說因為他沒有要住,不希望在群組討論,會一直跳出訊息打擾到他,但小逼依然很生氣地指責所有人,小欸只好道歉,但心裡卻也覺得對方莫名其妙。註一

事發後,小欸對我說出這個故事,並帶著點罪惡感地問我說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我無法回答區分群組討論行程是對還是錯,但我從心理學的角度為他分析,我認為小逼今天會生氣其實是因為內心害怕自己被排除在群體之外,這是心魔作祟,並不是安排行程方式對錯的問題。這種心魔最危險的地方在於,如果你一直認為別人有意排擠你,久而久之你真的會被排擠,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King Merton在1948年提出。

Merton(1948)認為當人們對一個情境或事件事先下了定義,也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先入為主,人們就會依照其賦予情境的意義來做出相對應的行動,最終導致和自己賦予的意義一樣的結果,即使通常客觀事實未必如此(Merton,1948)。在小欸的例子中,小逼事先對朋友們將住宿分開討論這個事件賦予「朋友們在排擠我」的意義,於是他依照這個意義做出了對朋友們發怒控訴的行為,導致朋友覺得他莫名其妙,如果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久了以後,小逼的確有可能真的會被朋友圈排擠在外。我用自證預言這個概念來讓小欸明白小逼的處境與心理的擔憂,並建議小欸「如果真把小逼當作好友,可以試著建立他對你們的信任,並讓他知道你們不是要排擠他,增加他對朋友的信心」。

其實自證預言不僅會在負面觀點上發揮效果,在正面觀點也是一樣,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註二。研究者在學期初針對一所公立小學的學生進行一般語言能力及推理能力的測驗(Test Of General Ability;簡稱TOGA),但研究者卻對參與研究的班級老師謊稱該測驗為「哈佛學習變化測驗」(Harvard Test of Inflected Acquisition),聲稱該測驗是用來測量學生突飛猛進的潛能(spurters),事後隨機抽取一半的學生作為實驗組,並給予班級老師這些被抽出的學生名單,告訴老師這些學生是高潛力的學生,老師們並不知道名單是隨機抽樣出來的結果,以為是測驗的真實狀況,剩下名單以外的學生則作為控制組,所有學生於學期末再進行一次同樣的測驗。研究結果發現,雖然不管控制組還是實驗組的學生在測驗分數上都有提升,但一、二年級的實驗組學生測驗成績提升的幅度皆顯著大於控制組學生,該研究結果說明了在低年級學生的班級,老師對於學生的心理預期確實會影響學生最終的學習表現(Rosenthal與Jacobson,1968)。這項研究即是自證預言正向運用的最佳證明,所以說心態決定一切,當你願意保持一個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或許明天就會有好事發生也說不定喲。

註一:感謝友人小欸願意分享本故事。

註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 Rosenthal與Jacobson於1968年所作的研究。

參考文獻

Merton, R. K. (1948).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The Antioch Review, 8(2), 193-210.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68).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he urban review, 3(1),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