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垃圾車音樂一響,民眾手癢?從心理學古典制約看台灣的倒垃圾文化

· 心理學

文 / 江品誼、鄭逸如

今年2月《紐約時報》曾報導台灣神奇的「倒垃圾文化」,每當夜晚的街頭響起「給愛麗絲」或是「少女的祈禱」的悠揚樂音時,人們就會提著垃圾出現在街上等待丟棄,這在外國人的眼中是相當新奇的事。為什麼多數台灣民眾聽到這兩首曲子會聯想到垃圾車,甚至多年前曾有地方清潔隊更換樂曲,導致民眾忘記倒垃圾的有趣現象?讓我們用心理學著名的古典制約理論(classical conditioning)來解釋吧!

俄羅斯生理學家伊凡.巴夫洛夫(Ivan Pavlov)原本做的是消化相關的研究,某天他注意到實驗室的狗在光是聽到負責餵食的助理腳步聲,不用等食物出現在面前就會大量分泌唾液的有趣現象。它推測狗看到食物流口水是一種本能反應,而聽到餵食者腳步聲而流口水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反應。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巴夫洛夫做了一系列被後人稱為「巴夫洛夫的狗」的經典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每次餵食前都會先搖鈴發出聲響再給狗食物。起初,狗聽到鈴聲只會望向聲音來源並不會流口水。而操作多次後發現,當鈴聲出現時狗的唾液分泌量馬上就增加了,原因是狗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將原本無關的鈴聲與食物連結在一起,進而在鈴聲出現時就知道有食物可以吃而產生唾液。後來根據這個實驗衍生出「古典制約理論」,此理論描述一種關聯性學習,也就是使本來沒有關聯的刺激與反應間產生新連結,進而影響行為表現。

再回到倒垃圾文化,在台灣,每次垃圾車與古典樂都是相伴出現,時間一久我們就學會聽到音樂代表垃圾車來了。但對於初來乍到的外國人來說,古典樂與垃圾車根本扯不到一起,這種差異其實就只是受到「制約」與否而已,而當外國人待在台灣久了,或許也會出現一聽到「少女的祈禱」就想抓起垃圾袋的衝動喔!

參考資料:

Pavlov, I. P. (1927). Conditioned Reflex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nrep, GV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27).

延伸資料: